最近,在互聯網平臺“小紅書”上,出現了不少關于“打完疫苗后胳膊能吸附鐵勺”的帖子。
一些用戶宣稱,自己在打完輝瑞疫苗后,胳膊上注射處產生了磁性,甚至可以吸附鐵勺。在他們發出的照片里,接種過疫苗的大臂上緊貼著一把金屬勺,旁邊沒有任何支撐。
為了證明疫苗真的能給人加磁,有人還做了左右胳膊對比,沒打過疫苗的胳膊對勺子毫無反應。
于是,“疫苗有磁性”“血液里本身有鐵,疫苗加強了磁力”等等說法流傳開來。
“小紅書”上出現不少關于“打完疫苗后胳膊能吸附鐵勺”的帖子
把“人吸勺”與疫苗掛鉤,最初也不是在“小紅書”上。早在今年4月,境外媒體上就流傳過類似的謠言,且說得更離奇。
有人說,自己的身體在接種新冠疫苗后產生了磁性;
有人懷疑新冠疫苗中含有秘密芯片,是芯片導致了磁性;
更有甚者,有人聲稱注射了疫苗后渾身都產生了磁性,成為“萬磁王”
……
聽起來荒誕不經。
外網上關于“打疫苗后人能吸勺”的傳言層出不窮
事實上,所謂“疫苗有磁性”的說法完全是道聽途說,毫無科學依據。
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(CDC)在官網上辟謠:
所有COVID-19疫苗都不含可在注射部位產生電磁場的成分,也不含金屬,接種COVID-19疫苗不會讓你產生磁性。COVID-19疫苗里也不含微芯片。疫苗是為對抗疾病而研發的,而不是用來跟蹤的。
美國CDC官網辟謠,COVID-19疫苗不會產生電磁場,不含金屬,不含微芯片
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FDA)官網上公布了輝瑞新冠疫苗的產品說明書,成分表顯示該疫苗主要由mRNA、脂類、氯化鉀、磷酸二氫鉀、氯化鈉和蔗糖等構成。也就是說,輝瑞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、鹽、糖類和微量元素,根本不含有磁性。
至于人們的胳膊上為什么能吸住東西?
人的皮膚因為出汗、出油,會產生摩擦力和表面張力,如果角度合適,就能粘住一定質量的物體,造成有磁力的假象。小孩子們有時喜歡在自己腦門上貼硬幣玩,利用的正是這個原理。
“小紅書”上評論區也有不少人指出:“你隔張紙試試?”“擦點爽身粉就吸不住了”。
另外,由于鐵容易生銹,現代廚具大多采用不銹鋼材料而不是鐵。網傳圖片中的勺子目測實際都是不銹鋼勺,并不能被磁鐵吸引,何談吸附一說?(白璐 李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