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子晚報網3月31日訊(記者 徐媛園)3月29日,江蘇無錫一網友發布微博稱,其在凌晨打車時受到出租車司機污言穢語騷擾。網友陸先生隨后求助叫車平臺,在滴滴方面提供錄音證明前,涉事司機承認自身行為。不過,這一話題在登上熱搜后卻有些“變味”。因為熱搜上的標題是:#滴滴司機性騷擾男乘客被永久封禁#。但仔細閱讀網友微博后,記者發現,并非是滴滴網約車司機對乘客實施性騷擾,而且乘客表示,發微博的本意是向滴滴表示感謝。
乘客表示,自己在報警后來到警察局,審問期間,出租車駕駛員說行車記錄儀沒有錄音功能,以及說是乘客脾氣差才說了一點稍微不恰當的話。“我百口莫辯的時候聯系了滴滴安全專員,才還原事情真相,但是由于他并未對我造成實質性傷害,警察說只能扣留一會兒并且口頭教育。”所以感謝滴滴出行 安全專員的幫助,以及懇請平臺對其作出應有的處理。記者了解到,滴滴出行的安全專家第一時間調取行程錄音進行了核實。
經核實,該出租車輛所屬無錫市銳通出租汽車公司,該司機對乘客的言語性騷擾行為屬實,當天已根據滴滴平臺用戶規則對該司機永久封禁,后續該司機不能再通過滴滴平臺接單。事后男乘客發文感謝滴滴安全員。
那么男性遭到騷擾應該怎么辦呢?記者了解到。目前法律層面明文保護男性受害者還是空白。早在2011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修改《婦女權益保障法》時,有代表提出應該加入“女性不得對男士進行性騷擾”。專家認為男性反擊性騷擾,可以從《憲法》、《民法》或其他相關法律中尋找對應條文規定?!睹穹ǖ洹返谝磺Я阋皇畻l規定,“違背他人意愿,以言語、文字、圖像、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,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。”該條將性騷擾的對象界定為“他人”,這意味著性騷擾的受害者不再限于女性,也將男性納入法律保護范圍之內。異性、同性之間的騷擾行為均可能被認定為性騷擾。
早在2018年,滴滴在用戶發送出行訂單前會彈出提示,要求乘客授權錄音安全保護,只有同意并授權才能叫車。根據滴滴提示,“錄音只在車主端完成,不占用乘客的流量,授權后,每次行程中車主端會開啟錄音。受設備性能限制,車內環境較差時,可能會導致無法錄音或部分錄音無法聽清;處理糾紛依據,差評或投訴時可向平臺申請核查錄音,有據可依;錄音加密保存,保障司乘隱私,錄音直接加密上傳,嚴格保密,錄音在保存7天后,將自動刪除,如有糾紛,會適當延長。”滴滴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:“盡管有人質疑互聯網出行的安全性,但我們還是看到了遠低于傳統出租車行業的發案率,看到了100%的破案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