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關總署辦公廳官方微博“海關發布”9日發布消息說,近日,經專業機構鑒定,杭州海關所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從申報為“棉質刺繡女裝上衣”和“銅擺件”的進境商業快件中查獲的物品實際為清代龍袍和明代佛像各1件。這個新聞引起很多人的關注,但在流傳過程中也出現不少誤解。杭州海關向紫牛新聞記者表示,這兩件文物是由國外寄到國內,并非“偷運文物出境”,因申報信息不符,現在主要涉及補繳稅款問題。海關提醒說,我們國家鼓勵文物回流,如果是公益和科研目的,還可以申請免稅,但要依法向海關正確申報。
海關工作人員展示被查獲的龍袍
近日,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查獲了一件清代龍袍和一尊明代佛像,其中清代龍袍價值15萬元,明代佛像價值3萬元?,F場關員在對這兩批商業快件進行核查時,發現過機圖像異常。經開箱查驗,發現物品與實際申報不符,申報價值僅為381元和169元。
消息傳開后,不少人以為這是有人“偷運文物出境”,還有人對龍袍感到好奇,懷疑是復制的漢服假龍袍。
海關工作人員展示被查獲的佛像
紫牛新聞記者10日聯系杭州海關新聞辦公室,工作人員表示,海關發布的信息很清楚,但是一些關鍵性因素在轉載過程中被模糊化了。相關清代龍袍和佛像是在入境時被查獲的,并不是有人誤解的“偷運文物出境”。她告訴記者,文物出境和入境有著不同的管理要求,文物出境有著嚴格限制。對于文物回流,國家政策非常支持的。這次查獲的龍袍和佛像是文物回流,問題主要在于偽報信息。
工作人員介紹說,文物入境的目的如果是用于公益和科研,是可以向海關申請免稅的。如果申報是文物,海關在檢查過程中也會給予綠色通道或者更好的保護。
但是,這兩件文物是當作衣服報的關,海關檢查發現物品和申報不符,而且申報的價值遠低于實際價值。這個本來就是違規行為。入境文物如果不是公益和科研性質,應該依法交稅。這兩件文物涉及的問題主要在于補繳稅款。補稅之后,如果沒有其他情節,處理完畢海關就會放行。
有網友對龍袍感到稀奇,懷疑可能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愛穿的漢服。對此工作人員表示,這兩件物品都是經過專業機構鑒定的,并非海關自己下的結論。海關進出境環節中如果發現一些疑似物品,就會暫扣下來提交專業的文物部門進行鑒定,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下一步的處置。所以這兩件文物的性質和價值都是鑒定機構作出的。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
校對 蘇云
編輯 : 潘政